【徵件公告】114.1學期多元專題製作計畫

2025 年 7 月 9 日 教學發展組鄧惠瑜

【徵件公告】114.1學期多元專題製作計畫

 

一、目的:為協助產業界解決問題,並強化教師與學生之實務知能,深化專業教學資源,增進實作能力。

二、徵求之專題類型

(一)跨域實務專題

  1. 藉由跨域專題製作,提升學生統整所學知識及整合實務需求,由老師指導學生進行專題製作與產業結合,提升學生跨域實作能力。
  2. 申請資格:主要實施對象為2~4年級學生。為擴展學生間的跨域合作,專題小組成員中,必需要有2系(含)以上學生組成,並於計畫書中述明學生專與分工。
  3. 成員組成得以跨院,以促進跨域合作。若成員所屬系所為不同學院,審查分數加五分
  4. 補助金額:每案核予補助至多3萬元
審查評分項目 配分
問題需跨領域合作解決的問題,預期成果明確並具產業實務效益與價值 40%
指導教師專業背景具跨領域互補效果,參與學生所具備之專業與研究主題的適配性 20%
專題製作學習歷程之規劃與適當性(學生能充份參與問題解決歷程,並能從中有效學習專題製作完整歷程與方法,從而有效涵養自主從事專題製作的能力)、問題解決歷程能有效增進學生跨域知能 30%
計畫經費預算編列運用合宜 10%

(二)主題式專題

  1. 114.1學期主題為「AI人工智慧×永續未來」:以人工智慧為主軸,結合永續發展(SDGs)概念。
    學生探索AI在各領域中的應用,如醫療、教育、金融等,並進行深入研究和實作、內容需至少一項符合SDGs目標或永續核心概念的關聯性。例如:健康福祉、教育品質、氣候行動等。
    📌永續發展即使涉及面較小,也可納入,但須明確標示並說明其關聯。
  2. 透過主題式專題製作,學生能夠探索不同領域之議題,啟發各領域的興趣與深入研究。由老師指導學生進行主題式專題製作,啟發學生探索及實作能力。
  3. 申請資格:須符合教務處教學發展組訂定之主題。
  4. 補助金額:每案核予補助至多4萬元
  5. 審查評分標準:
審查評分項目 配分
專題規劃內容、產出成果符合徵件主題,預期成果對校務發展或產業實務有效益與價值 50%
指導、協同教師專業背景、參與專題合作單位與主題、成果之適配性 20%
專題製作學習歷程之規劃與適當性(學生能充份參與問題解決歷程,並能從中有效學習專題製作完整歷程與方法,從而有效涵養自主從事專題製作的能力) 20%
計畫經費預算編列運用合宜 10%

 

(三)特色延續專題

  1. 透過特色延續專題延續學生的研究興趣,培養學生的持續性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深化學生在特定領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並能穩定執行。
  2. 申請資格:組別需規劃執2-4個學期的延續專題,並於每個學期能產出個階段成果(有繼續執行審查機制)及執行完畢成果報告。
  3. 補助金額:每案核予補助至多3萬元/學期(依當期成果審查增減次期補助金額)
  4. 審查評分標準:
審查評分項目 配分
評估專題研究的深入程度和涉及範圍、評估專題的持續性和未來發展潛力。並考量團隊是否能夠深化研究,並擴展其影響力。 30%
評估專題對學術界或產業實務應用的貢獻。 20%
具提規畫專題在每個階段的完成情況,及明確的最終產出成果。 20%
專題製作學習歷程之規劃與適當性(學生能充份參與問題解決歷程,並能從中有效學習專題製作完整歷程與方法,從而有效涵養自主從事專題製作的能力) 20%
計畫經費預算編列運用合宜 10%

 

(四)新鮮人微專題

主要實施對象為一年級學生,於9月另行公告。

  1. 為協助大一新鮮人了解系所專業發展及探索專業實務方向,以問題解決導向的學習方式,進行專業實務問題解決,並產出創新成果。
  2. 主要實施對象為一年級學生
  3. 補助金額:每案核予補助至多一萬五千元
  4. 審查評分標準:
審查評分項目 配分
問題與專業實務的連結之說明與符合程度 30%
專題製作學習歷程之規劃與適當性(有效整合學生的基礎專業學科能力,使學生充分參與問題解決歷程,並能從中學習專題製作完整歷程與方法) 20%
預期成效具提升學生運用整合性基礎專業學科之能力 25%
預期成果對專業實務具實質效益與價值 15%
計畫經費預算編列運用合宜 10%

 

三、執行說明

  1. 執行期程:於計畫申請書核定後至114年12月15日止。(經費需於114年11月15日前核銷完畢)
  2. 召集人需負責專題製作活動之規劃、辦理、資料彙整、期中與成果報告書繳交與經費核銷等相關事宜。
  3. 每案參與專題製作之學生總人數,最少4人,最多不超過10人
    專題計畫執行期間若有更換組員之情形,應主動回報教務處教學發展組並填寫計畫變更申請書。
  4. 各專題製作每學期執行期間須至少進行8專題活動,並詳實填寫活動紀錄表。
  5. 各專題製作期中、期末審核機制為:
  6. 期中考評:獲補助之專題召集人,應於114年11月15日前繳交期中報告書,期中報告審查結果若不理想,教務處教發組得要求中止執行或修正後再審。
  7. 期末考評:獲補助之專題召集人,應於114年12月15日前繳交成果報告書。
  8. 成果發表/競賽:多元專題製作獲補助之師生,均應參與教務處教學發展組舉辦之成果發表會暨競賽(114.1學期成果發表會暨競賽,日期預計為12月上旬,詳細活動辦法待日後公告
    ※「特色延續專題」須提交階段性成果報告作為次學期補助金額的依據;並以2學期為單位參與成果發表。例如:於113.2學期起執行特色延續專題組別,需於114.1學期參加成果發表;若於114.1學期起執行的特色延續專題組別,則需於114.2學期參加成果發表。
  9. 本計畫鼓勵延伸參與全國競賽,各組專題團隊「全國大專校院暨技專校院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暨成果展」,凡入圍該競賽者,皆可依據《弘光科技大學多元專題製作計畫要點》核發獎勵金。
  10. 每學期將從專題中遴選表現優良組別,發布新聞稿進行宣傳,請各組配合相關事宜。

 

四、申請方式

  • 申請期間:即日起至114年7月30日(五)中午12時止,逾期不予受理
  • 申請資格:同類型專題申請,每位教師至多申請2件相同專題名稱與內容,請勿重覆申請。
  • 計畫申請書繳交須知:
  1. 請詳閱徵件公告內容後填寫計畫申請書,申請時僅須上傳電子檔(不用繳交紙本)
  2. 不同專題類型有不同計畫申請書,敬請老師留意
  3. 計畫採線上報名方式:
  4. 上傳申請書電子檔(檔案格式限Word檔),繳交前請務必先改檔名,檔名為「召集人姓名-專題類型-專題名稱」。

五、審查方式及結果公告:

  1. 聘請校內外相關專長領域之委員進行審查,並擇優補助
  2. 計畫審查時將參酌教師執行前學年執行成效(優良獲獎或執行成效不佳),酌予加減分數。
  3. 審查結果以E-mail通知召集人。

六、曾獲補助之執行教師得將專題製作成果投稿國內外學術期刊或研討會,其公開發表於具國際標準期刊號(ISSN)學術期刊或國際標準書號(ISBN)書籍之情況,會列為後續申請案審核之參考項目之一。

七、聯繫窗口:教務處教學發展組─鄧惠瑜助理,分機1287,mail:58deng@hk.edu.tw

 

☆彡☆。.:*:・’゜★。. .歡迎各位教師踴躍申請. .、:*:。☆彡☆。.:*:・’゜★